清洁供热,或成双碳产业新风口!

图片

01

什么是清洁供热,有怎样的应用前景?


1、什么是清洁供热?

清洁供热是指使用清洁能源或清洁技术进行供暖的方式,旨在减少污染和碳排放。通常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源利用技术,以替代传统的燃煤、燃油等高污染能源。

如地热能供暖: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通过地热泵等技术提取地热能用于供暖;

太阳能供暖: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将其转换为热能用于供暖和热水供应;

热泵技术:热泵能够从空气、土壤或水中提取热量,用于供暖和热水供应,具有较高的能效比;

生物质能供暖:利用生物质(如农林废弃物、能源作物等)进行燃烧或生物化学转化,产生热能用于供暖;

工业余热回收: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用于供暖或其他热能需求;

电供暖:利用电能直接供暖,包括电阻式、热泵式等电供暖设备。

图片

在我国,清洁供热技术已经在多个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这些地区的冬季较长且寒冷,供暖需求较高。如京津冀地区:这些地区在推广使用地热能、太阳能、电供暖等清洁供热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东北地区:这些地区在冬季供暖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清洁能源技术,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2、清洁供热应用前景

清洁供热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非常积极和有潜力的。根据《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23)》报告显示,清洁供热产业在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个产业正在经历快速的发展和转型,特别是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清洁供热已成为一个新风口。

截至2021年底,中国北方地区的供热总面积达到了225亿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面积超过158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超过70%。这表明清洁供热在中国北方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国涉及清洁供热的企业数量达到8250家,产业总产值高达91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20万人。
清洁供热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例如,国家能源局和财政部等政府部门已经发布了多项政策和通知,支持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并为清洁取暖项目提供财政补贴。这些政策旨在推动清洁供热技术的应用和行业的发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下,近期国家和各省市发布了哪些重要政策来支持产业发展。

02

最新政策梳理


1、国务院:《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年3月15日

重要内容: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支持建筑领域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供热应用,开展火电、工业、核电等余热利用。推动农村用能低碳转型,引导农民减少煤炭燃烧使用,鼓励因地制宜使用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

2、国家发改委:《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24年4月8日

重要内容:重点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等方向,支持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使用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示范项目。   

办法介绍:列入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的参照技术攻关管理并按支持资金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控制,其他碳达峰碳中和先进技术示范及应用项目、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项目支持资金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控制,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支持资金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5%控制,单个项目支持资金原则上不超过1亿元。

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探索推进新型储能、氢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领域的保险创新》

发布日期:2024年4月25日

重要内容:其中提到,针对太阳能、风电、水电、核电等能源产业生产、建设和运营期间的风险特性,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险保障。探索推进新型储能、氢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领域的保险创新,覆盖研发、制造、运维等关键环节风险。通过保险机制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风险解决方案。为传统能源绿色升级改造提供保险保障。

4、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

发布日期:2024年4月16日

重要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第一批清单共纳入47个项目,其中北京大兴区采育镇地热供暖示范项目、长沙机场绿色能源示范项目入选该项目清单。

图片

5、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贯彻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2024—2025年)》(征求意见稿)

发布日期:2024年4月15日

重要内容:新建居民住宅、商业综合体等必须使用清洁化能源供暖。

6、西安市政府: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4年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4年4月15日

重要内容:有计划实施地热能、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多种新能源供热模式。大力发展清洁取暖方式。新建居民住宅、商业综合体等必须使用清洁能源取暖(地热能、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


03

清洁供热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1、供热行业亟待向低碳化转型
我国推动清洁供暖目的是治理大气污染,在双碳目标新形势下,化石能源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供热行业面临着从清洁供暖向低碳清洁供暖的巨大转变,任务艰巨,亟需加大对零碳的可再生能源供热的支持力度。

图片

2、供热价格机制亟待调整完善
热力价格与成本联动机制和定期调整机制尚未建立实施。政府制定的供暖价格与市场化定价的供热成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燃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日益增长,一些项目仅燃料成本就高于市场热力价格,热力价格与成本倒挂,供热企业亏损严重。电厂提前关停费用、供热管理改革和大规模技术革新增加的成本未能纳入成本核算、通过热价疏导,阻碍了供热行业的良性发展。
供热价格体系无分热源品种的热价。除北京等少数城市外,大部分城市的热力市场是以大型燃煤热电联产热力为基础的单一热价市场。在环境效益、零碳/低碳效益未纳入成本核算的环境下,与煤供热相比,可再生能源供热项目无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经济性差,无市场竞争力。
供暖价格制度没有对用户节能形成影响。目前供暖两步制热价的推广难度大,按面积收费的供暖价格对建筑节能、居民节能均无正向激励作用,难以推动建筑供暖行业能源消费量的减量化、低碳化发展。
3、市场竞争和准入问题
目前供热经营管理大多采用特许经营权或经营权模式,由供热企业向当地政府申请或竞争获得,具有排他性。能否获得供热经营权,低碳清洁供暖需与煤供暖竞争;在特许经营的供热市场,低碳清洁热源需与燃煤热电联产热力竞争。在现有的政策机制下,很难并入热网。
4、补贴压力大,可持续性难以保证
我国的供暖补贴分为供热企业亏损补贴和城镇居民供热补贴两类。近年来燃料成本持续高位运行,供热企业亏损严重,地方政府补贴压力大。为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以初始投入补贴为主、运行补贴为辅的方式难以持续,亟待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5、低碳清洁供暖无特别的税收激励政策
供热行业是民生工程,享有较优惠的税收政策。在北方集中供暖地区供热公司提供的居民供热服务免征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生物质供热增值税100%即征即退。地热能、太阳能等零碳供热企业并暂时没有优惠政策。

04

结语


清洁供热,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是一个巨大机遇,更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联合举办:

宁夏太阳能能源协会        陕西省城市燃气热力协会       陕西省太阳能行业协会
陕西省房地产业协会        陕西省地热协会                     陕西省节能协会
榆林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 榆林市设计师协会                  榆林市暖通空调与制冷行业协会
西安市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环保协会                                 西安节能协会
陕西中威合创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西安振威展览有限公司)

垂询电话:029-87818005    029-87818002
观众服务:182 9216 2081
媒体合作:195 3847 5101
展会地址:西安市灞桥区会展一路1399号